餐桌上5种常见蔬菜被列入“致癌清单”?
小编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紧急扩散!这几种蔬菜有毒!千万别吃!》,打开一看,这不都是自己平时吃的蔬菜吗?!
不知道在看的各位,是否看过这波“食物致癌风”的传闻,一本正经说吃完这些食物,毒素就会在体内不断累积,最终致癌???
究竟“食物致癌风”吹的是
正风还是邪风?
让我们一起探究背后唯一的真相
↓ ↓ ↓
真相:假!
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马兜铃酸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1类致癌物,马兜铃酸在人体内代谢会生成马兜铃内酰胺,对肾脏造成损伤。
但不是所有的马兜铃内酰胺均为致癌物。从鱼腥草中检测出来的马兜铃内酰胺为AII、BII、FII三种,目前没有证据直接证明这三种有致癌性。而且, 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其总含量为0.016g/kg,含量很低。
所以, 直接认定“鱼腥草致癌”的逻辑推论属于偷换概念。
真相:假!
红凤菜含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确实具有一定肝毒性,但是,并不属于1类致癌物的范围。
目前关于红凤菜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含量和它的致毒剂量并不明确,日常吃红凤菜累积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相对于煎炸、烧烤等产生的毒素,其致毒影响微乎其微。
真相:假!
蕨菜中含有的原蕨苷,目前被确认是2B类的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科学研究指出,原蕨苷的致癌性体现在增加癌症风险,而并不是吃了就会得癌症。
真相:假!
网传佛手瓜致癌,是因为经过高温炒制后佛手瓜产生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会“致癌”。丙烯酰胺确实是具有神经毒性的潜在致癌物。 但一道炒佛手瓜的丙烯酰胺含量微乎其微,处于安全摄入范围。
根据《食品和化学毒物学》致癌标准,相当于一个成年人要一次性 吃十几斤炒佛手瓜才可能产生患癌风险。
真相:假!
未成熟的西红柿长期食用有可能诱发胃癌或肠癌,还可能诱发食物中毒,导致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生西红柿的确不建议食用,但 有毒并不能与致癌划等号,因此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真相:真!
生四季豆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植物血球凝集素,这些物质会强烈刺激消化道,导致腹泻、呕吐等中毒症状,因此 四季豆要完全炒熟才能吃。
真相:真!
野生蘑菇种类繁多,难以辨认,不确定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情况下不建议吃,冒险食用野生蘑菇致死的报道并不少见,所以一定不要轻易尝试。
真相:真!
鲜黄花菜含有 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易氧化形成剧毒的二秋水仙碱,所以不要直接生吃,应炒熟破坏秋水仙碱结构后再食用。
真相:真!
土豆一旦发芽或变青,即积累了大量的龙葵碱,且非发芽区域同样有毒素,食用易导致食物中毒。 所以发芽的土豆不能再食用,切忌将芽削掉后再吃。
真相:真!
酒精是生活中的“慢性杀手”,它对肝脏的危害是逐渐积累的,长时间高频率大量地摄入酒精,会使人体出现 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形成肝癌。
真相:真!
当肉类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直接和明火接触高温烤制时,很可能产生苯并芘、杂环胺、多环芳香烃等致癌物,通过覆盖于食物表面或油烟吸入体内,增加 胃癌、肺癌、直肠癌等风险。
真相:真!
霉变食物中含有1类致癌物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毒性极强,是砒霜的68倍,即使是少量基础!它不仅能引起肝癌,还可能会诱发 骨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日常的黄曲霉素重灾区有发霉的剩菜、大米、玉米、花生、土榨食用油等。
真相:真!
腌制品在腌制过程中产生大量亚硝酸盐物质,进入人体后形成具有强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因此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现在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在观看养生文章的同时,也要火眼金睛学会辨识谣言和真相。
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摄入新鲜蔬果、多运动、多休息,饮食上还要远离酒精、霉变食物、咸鱼、烧烤等致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