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什么情况最可能是癌症?
曾在门诊接诊过一个中年女性患者(50来岁),她在一次健康体检中,发现癌胚抗原比正常参考值偏高一些。体检部的人什么也没说,只是让她来肿瘤科咨询,她一听,到肿瘤科咨询,是不是得了肿瘤?于是吓得不行,来到我门诊时那是一脸的焦虑。
我跟她解释:“你查的这个指标,尽管带有癌字,确实可能跟肿瘤有某种关系,但并不是必然有关。一般来说,如果明显升高,或者多次复查进行性升高,也就是一次比一次升高,多半表示确实有问题,如果只是一次轻度偏高,并不表示肯定有问题,不要太担心。”
她很会抓字眼,一听我说“并不表示肯定有问题”,就说:“那就还是可能会有问题啦。”
多人就是喜欢听非常肯定的用词,喜欢听拍胸脯的话,殊不知,医学不能太绝对,太绝对就可能会误事。
我说:“我当然也不是说你肯定没事,而是说,你的这个指标值只是稍偏高,有没有问题仅凭这个指标看不出来。医学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即便这个指标完全正常,也不表示你就肯定没问题,有没有得癌,可不是靠这一个指标来衡量的,它只是一个参考。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它的结果,一些良性疾病,比如炎症,也可能会有癌胚抗原的轻度升高。”
“那它为什么叫癌胚抗原?既然是癌胚抗原,怎么会跟癌症没关系?”她的问题也是多数老百姓的困惑。
“我没说跟癌症没关系啊,有关系,但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最初是在结肠癌的提取物中发现,而这个提取物的抗原也出现在胚胎细胞上,于是就称它为癌胚抗原。得了癌症可能会有这个指标升高,但也可能这个指标完全正常,没有得癌症的人,也可能这个指标会轻度升高。”
“那医生你说,我这个到底有没有得癌症?” 看来,还是没拧清,汗!
“我已经说过了,光靠这个指标我无法判断你有没有得癌症,你这个指标只是稍稍偏高一些,考虑到你的年龄,你可以定期复查这个指标,并可以考虑加做一些其他标志物,比如CA125、CA153等,它们可能对卵巢癌、乳腺癌会有些参考意义,但也只是参考。暂且把这些个指标放一边不管,不管这些指标是正常还是升高,作为你这个年龄段的中年女性,都应该进行一些必要的癌症筛查,特别是乳腺癌、宫颈癌等方面的。”
“哦,这样啊,那医生,你帮我安排检查吧,我实在是不放心。”
“这个当然可以。”
我详细询问了她的职业、家族史等,根据她的年龄,针对性地安排了乳腺癌、宫颈癌等筛查,最后的结果一切正常,暂时没有发现明显问题,她说“总算是舒了一口气”。我交代她,筛查结果正常不等于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以后还要继续定期做筛查,筛查不是一劳永逸的。

说到这,故事似乎结束了,但我想肯定并没有完全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很多人可能会问,“癌胚抗原”到底有什么价值?体检到底要不要查这个指标?
1、癌胚抗原是大家最普遍看到的一个肿瘤标志物,确实跟肿瘤相关,但又不是完全的对等关系。癌胚抗原的升高提示我们要注意排除上皮性的恶性肿瘤,它最早在结肠癌的提取物中发现,因此一旦发现它明显升高,要首先想到胰腺癌、结肠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可能。
2、当然,它的意义不仅于此,它对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也有参考价值,对膀胱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也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3、总的来说,它的数值升得越高,意义就越明确,一般癌症越是晚期,或癌症病灶越广泛,癌胚抗原数值可能越高,但不是一定这样,因为癌症晚期也可能数值并不太高,甚至正常也有可能。由于很多种癌症都可能会有癌胚抗原升高,所以癌胚抗原对鉴别是哪一种癌症并没有太多帮助。
4、其实包括在癌胚抗原在内的这类肿瘤标志物,最有意义的就是所谓的“进行 性升高”,也就是间隔一定时间多次复查,一次比一次升高。(注意,复查间隔时间不能太短,升高要有一定的幅度,上下小幅波动仍算稳定)。
5、另外,癌胚抗原对于癌症病人的预后判断也有参考价值,比如手术前癌胚抗原水平正常的病人,它的手术治愈率可能更高一些,手术后的复发概率也可能更低些,而手术前癌胚抗原已经明显升高的病人,多数可能已有血管壁、淋巴系统和神经周围侵犯和转移,常预示着预后偏差,可能更易复发。
6、同时,对于治疗前就有癌胚抗原明显升高的癌症病人来说,它还可以作为治疗后是否有效的一个参考指标,或者对病情监控随访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结直肠癌治疗和随访期间,癌胚抗原是一个很有效的监测指标,是发现复发较理想的一指标,其发现复发的敏感性甚至高于X线和肠镜。
6、最后,必须强调的是,癌胚抗原升高并非就一定是癌症,比如吸烟的人、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结肠息肉、活动性肝病的人,癌胚抗原也可能升高。
因此,发现癌胚抗原升高,要重视,但切莫望文生义引发不必要的恐慌,要咨询专科医生进行解读,并视情况安排进一步的检查或观察随访。